黄坤明的危机感与信心
一年之计在于春,各省份的“开年第一会”,往往具有极强的信号意义,指示出新一年的发力方向与首要任务。今天,广东、山东、安徽等多个省份召开“龙年第一会”,不约而同地聚焦“高质量发展”这一首要任务,传递出“拼经济”强音。经济大省挑大梁。对于GDP连续35年领跑全国的广东而言,“龙年第一会”尤其受到舆论关注。今天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,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、谋未来,着眼夯实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的根基,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。“今天我们安排各地市、省直有关部门和企业界、科技教育界代表发言,既是亮目标比决心,也是亮思路晒方法,营造比学赶超、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,激发全省上下早出工、多下田、干累活的工作热情。”大会现场,省委书记黄坤明通过直播镜头,向全省发出了号召。紧接着,广东各地市委书记相继发言表态,立下军令状。“击鼓催征、龙马精神”,用黄坤明5000余字讲话中的这两个词来形容这场大会,再合适不过。▍危机与信心无需讳言,多省份高规格召开“龙年第一会”的现实背景是,当前世界经济低迷,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不确定性因素增多,美西方更是大搞“脱钩断链”,唱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。在这种情况下,各地需要“龙年第一会”明确方向、坚定信心、鼓舞干劲。值得注意的是,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今日在大会上所作的讲话,全文5000余字被证券时报、中国基金报等多家省外媒体以及香港“无线新闻”、香港电台、NOW新闻等港媒转载引用,在舆论场上激起诸多反响,唱响了“中国经济光明论”。产业科技是黄坤明讲话的焦点所在,他向外界传递出时不我待的危机感。他指出,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、走向高质量发展历史性交汇,新的“科学的春天”已经扑面而来。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变革,也是一场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比拼。抓住了机遇,我们就能实现换道超车、后发崛起;错失了机遇,我们的差距可能被进一步拉大,又将在不利的位势徘徊。危机感之外,黄坤明更向外界传递出坚实的信心。“信心来自于广东的地利人和。岭南处处是春天,一年四季好干活。我们有1.27亿常住人口、每天约1.5亿实时在粤人口,活跃跃的人气带来的是蓬勃的朝气、兴旺的财气。我们有超过1800万户的经营主体,超过7.5万家的高新技术企业,国企、民企、外企都愿意在这里扎根。”他还指出,“脱钩断链”“小院高墙”是小伎俩,国际科技产业合作是大趋势。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、促创新,在更广阔的空间布局产业科技创新,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。▍企业家的声音为适应国际国内变化新要求,2017年10月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:“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,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,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”。实现高质量发展,具有全局性、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的一篇经济评论指出,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,“高质量发展”一词被提及19次。文章认为,“高质量发展”指代北京方面的一个战略目标:在制造业领域提高中国在科技价值链上的位置。文章还指出,大概没几个行业能比中国的绿色技术产业——尤其是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商——更能承载这个术语背后的雄心。而广东作为经济大省、制造业大省,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,在高质量发展上肩负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。在电动汽车产业上,更是各省份中执牛耳者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今日在大会上介绍,我国新能源汽车率先打破技术壁垒,产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,占到全球60%以上比重,形成了极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,是高质量发展代表性产业。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20年开始,渗透率持续保持翻倍式增长,去年全年已达35%,年底单月更是突破了40%,预计今年单月会超过50%。去年,全国每4台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是“广东造”,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升。他认为,广东是全国汽车生产第一大省,也是消费第一大省,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,在生产、消费和出口等各方面都扮演着“挑大梁”角色。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则特别提到,广东企业敢于创新、百折不挠,华为、美的、比亚迪等在长期的市场洗礼中成长为世界级创新型企业,一系列专精特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,这是我们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厚实家底和强大底气。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.57万亿元、增长4.8%,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,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。广东制造、广东创新持续引领全国发展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.1万家、高新技术企业超7.5万家,均居全国首位。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。无论是面对2024年5%的经济增速目标,还是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,正如黄坤明所言:“推进产业科技创新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、长远之策,也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、耐力赛、接力赛。”▍“最突出短板”和“百千万工程”笔者留意到,黄坤明的讲话质朴有力,他以农民为喻,号召全省上下“早出工、多下田、干累活”,用语颇有泥土气息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日大会的第一场分论坛也跟乡村有关,讨论聚焦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落地见效,奋力谱写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。“百千万工程”是广东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简称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,也是广东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的“十大新突破”之一。去年以来,黄坤明多次就“百千万工程”进行调研、主持召开座谈会。2023年11月6日,他在茂名召开的“百千万工程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,指出要“清醒看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发展的最突出短板”,同时要求“锚定目标、聚焦用力,一任接着一任抓,努力把短板变为潜力板。”笔者查阅到的数据显示,珠三角9市2023年GDP占全省比重达81.24%,比2022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,而粤西、粤东、粤北12市GDP占全省比重不足19%。由省委书记带头推进的“头号工程”,战略意图是什么呢?说句大白话,就是让父老乡亲有钱挣、有“着数”。“富广东”带动“穷广东”,只有这样,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,才能在更大范围内被老百姓感知,让老百姓有共鸣。“一年开局起步、三年初见成效、五年显著变化、十年基本改变”,面对“百千万工程”具体目标,广东唯有真抓实干。人勤地不懒,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。广东的高质量发展要“只争朝夕抓落实”,要像农民一样不糊弄土地,不沦为形式主义。春播秋实,我们期待2024这个龙年会带来风调雨顺,广东乃至中国的经济绝不是“龙战于野”,而是“飞龙在天”。作者丨潇湘散人,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主笔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